
图/文 怀化日报全媒体记者 潘雨 通讯员 田文国
“驾飞龙兮北征,横大江兮扬灵。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这是伟大诗人屈原在《九歌》里激情描绘沅江上威武磅礴龙船的诗句。去年6月28日至29日,沅水河边的中方铜湾龙舟赛、辰溪燕尾龙舟赛在宽阔的沅江水面上举行,龙舟汇集、彩旗猎猎、人流如织。呈现出一场场精彩绝伦、浪漫激情的龙舟“盛宴”。
从溆浦大江口沿沅水逆流而上,经过辰溪黄溪口、龙头庵及中方铜鼎、铜湾等乡镇。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沅江之上便会呈现一场持续至十五的龙舟盛会。燕尾龙舟全长约30米,尾高4米,可坐划手48人,船头3~5人,头旗1人,腰旗1人,锣鼓唢呐各1人,艄公2~3人,共60人上下。
临近端午节,怀化市中方县铜鼎镇的学堂院燕尾龙舟制作基地迎来了最繁忙的时节。5月22日,走进燕尾龙舟制作基地,只听见锯料声、刨板声、合拢声交织在一起,基地里20多名工匠各就各位,拉锯的、刨木的、发墨的、捻船的、上油的,形成了一幅热闹的制作场景。
龙舟文化在当地传承已久,“鳄首、蟒身、飞燕尾”构成了沅江流域铜鼎一带极具特色的龙舟造型。每年的大小端午期间,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龙舟盛会。
“制作燕尾龙舟需要经过采伐、锯料、发墨、制作、捻船、上油、成型、下水等很多个环节。”中方县龙舟协会会长米仁义介绍道。
为保证燕尾龙舟制作技艺的传承,当地成立了燕尾龙舟协会及燕尾龙舟专业合作社,正式注册了燕尾龙舟商标,聘用技工教授技艺。去年,铜鼎燕尾龙舟制作技艺正式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据统计,自去年以来,该合作社共制作了70多条燕尾龙舟销往附近的中方县、辰溪、溆浦等多个县城,产值达350多万元。既确保了燕尾龙舟制作技艺的传承,丰富了乡村传统文化,又有力促进了乡村振兴。
责编:杨丽群
来源:怀化日报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七方面重点任务!
时政微周刊丨总书记的一周(7月7日—7月13日)
时政微观察丨总书记深情寄望电影工作者
坚守艺术理想 不负时代使命
重温总书记重要论述 共建美好地球家园
学而时习之|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
习近平会见新加坡总理黄循财
看图学习丨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 总书记寄语新时代青年